共赴双碳目标
作为一家肩负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顺丰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将科技力量注入自身运营,积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服务。同时,顺丰将绿色价值延伸至产业链,携手上下游伙伴及客户,帮助合作伙伴加速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共建零碳未来。
2023
我们的承诺
2023年关键数据
顺丰碳效率
较碳目标基准年(2021年)提升15.3%41.1tCO2e/百万营收单票快件碳足迹
较碳目标基准年(2021年)降低15.1%730.9gCO2e/件环境管理体系
获得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业务覆盖范围100%绿色运输
累计投放新能源车辆31,000+辆绿色产业园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839万千瓦时绿色包装
通过包装减量化措施,累计减少原纸使用约 4.3万吨,减少塑料使用约16.2万吨为降低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顺丰持续推进运输环节的绿色低碳转型。
2023年,顺丰通过推进低碳运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达374,469 tCO2e。
绿色陆运
顺丰通过自购、租赁等方式不断提升新能源车辆数量,持续扩大绿色车队规模。2023年新增投入运营使用的新能源车辆超过5,000台,主要用于城市内短途支线、接驳和末端收派,以及跨省市的一二级干线等多样化的运输场景。截至2023年底,顺丰累计投放新能源车辆超过31,000辆,已覆盖243个城市。
绿色航空
顺丰通过优化机型组成、应用节油技术、线上燃油管理、升级节油激励、优化地面车队、开展节能宣传、严防维修污染等措施,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的绿色航空运输。
绿色陆运
顺丰通过自购、租赁等方式不断提升新能源车辆数量,持续扩大绿色车队规模。2023年新增投入运营使用的新能源车辆超过5,000台,主要用于城市内短途支线、接驳和末端收派,以及跨省市的一二级干线等多样化的运输场景。截至2023年底,顺丰累计投放新能源车辆超过31,000辆,已覆盖243个城市。
绿色航空
顺丰通过优化机型组成、应用节油技术、线上燃油管理、升级节油激励、优化地面车队、开展节能宣传、严防维修污染等措施,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的绿色航空运输。
顺丰积极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园,以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减碳技术创新为基础,从规划设计、仓库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推进产业园绿色化运营。通过铺设屋面光伏、智能水电管理、优化仓库空间布局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中转环节效率与节能效益,降低中转环节对环境的影响。2023年,顺丰在长沙和佛山的产业园获得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的“一级绿色仓库”认证,贵州产业园获得贵州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绿色物流园区”认证。
绿色园区管理
顺丰制定了《产业园能耗管理制度》,通过安装智能水电系统,对各园区公共能耗使用情况进行规范管理,有效提升园区资源使用效率。此外,公司积极推进透水混凝土工艺建设,开展园区内雨水收集工作,将回收雨水循环再利用为绿化用水,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为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效率,顺丰搭建了物业系统,整合园区环境绿化、安防消防管理、设施设备维修检测等关键物业模块,已覆盖所有在运营园区,确保园区整体运营高效且安全。
可再生能源计划
顺丰不断加强清洁能源的使用,积极布局可再生能源发电计划。截至2023年底,共有14个产业园光伏项目投入运营,装机容量累计已达64兆瓦,清洁能源年发电量达1,839万千瓦时。
顺丰倡导绿色办公,鼓励员工践行低碳行动,共同营造绿色环保的办公环境,构建资源能源节约型企业。
公司鼓励员工开展线上会议,减少不必要的差旅出行,通过各项节能降耗举措,减少水电浪费,实现节能减排。
能源管理
公司对公共办公区域照明灯进行周期性闲时断电管控,日间用电鼓励员工优先采用自然光代替照明灯,降低电能消耗。同时,根据季节动态调整空调自动开启功能,通过设置合理的空调温度,保证员工舒适办公的同时减少用电浪费。
水资源管理
公司通过制定用水管理制度规范用水行为,控制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公司持续加强对用水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用水浪费,同时积极开展节水宣传,增强员工节水意识,实现节约用水。
废弃物管理
顺丰通过废弃物分类、资源回收利用等方式妥善处理废弃物。公司在办公区域和运营场所设置了明确的垃圾分类标识并制定详细的处理流程,努力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废气与噪音管理
顺丰积极开展废气与噪音的识别、评估及管理工作。在噪音污染管控方面,顺丰在办公大楼优先采用降噪隔音玻璃,并对部分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进一步隔离和减少噪声干扰。在废气排放管理方面,顺丰按国家要求严格落实车辆准入标准,要求所购车辆必须符合环保排放标准,并通过年检的形式定期进行车辆尾气排放检测,确保车辆尾气排放达标,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
顺丰积极响应绿色包装趋势,落实邮政业绿色发展“9917”工程的具体要求,持续加大可持续包装材料研发的投入,寻求绿色包装材料的技术创新、变革与应用。
公司以可持续、智能化为方向,推行包装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可降解。2023年,顺丰通过推广绿色包装的使用,减少碳排放约54万吨。
减量化包装
顺丰持续对胶袋、胶纸、贴纸、封条等8大类物料进行减量化、标准化、场景化创新研发,通过轻量化、减量化,可折叠等手段,减少塑料消耗。 2023年累计减少原纸使用约4.3万吨,减少塑料使用约16.2万吨。通过包装减量化措施,2023年共计减少碳排放约16.4万吨。
可循环包装
顺丰根据不同业务场景,不断探索并开发适用于各类场景且功能全面的可循环包装容器,实现容器与载具之间的标准化应用,成功降低产品损坏率、缩短操作时长,并有效降低作业成本。2023年,顺丰积极推进循环包装容器的创新研发,开发出适合19种场景的系列包装,促进公司内部运营底盘效率的同时,更为客户提供了更优质、便捷的循环包装解决方案。2023年,顺丰通过可循环包装举措,共计减少碳排放约37.7万吨。
全生物降解包装
顺丰持续开展生物降解包装材料的研发,积极进行生物降解包装的技术储备。公司自主研发的全降解包装袋“丰小袋”已在全国推广应用,生物分解率可达90%以上。截至2023年底,顺丰已在北京、海南、广州、浙北等地区累计投放数亿个“丰小袋”。
顺丰积极响应国家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的号召,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绿色发展方向,与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合作,共同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绿色产业发展
顺丰积极打造快递包装循环生态圈,全面推进从制定行业标准、开展技术研究,到实现快递包装回收再生的闭环链条的验证与实践,优化塑料回收利用途径,携手上下游企业共探再生塑料的合理再利用新模式,为构建“塑料包装设计- 生产- 消费- 回收- 再生- 高值化应用”的完整体系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顺丰持续完善快递胶袋回收再生闭环模式,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深入合作,完成“双易”(易回收、易再生)胶袋的技术创新及落地实践。公司自主研发的“双易”胶袋在添加高达30%再生树脂(PCR)的同时,保持优异的机械性能,符合快递袋国标要求,实现单一材质易回收的价值,荣获第三方权威机构颁发的“塑料制品易回收易再生设计认证”优秀评级证书。
公众意识培养
顺丰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的绿色环保意识,不仅在公司内部开展环保活动,同时也积极在社会层面推行环保理念。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活动,激发社会公众和合作伙伴的环保意识,实现绿色发展,共建“零碳未来”。
顺丰以践行国家双碳战略为导向,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公司的管理与经营实践,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相关风险与机遇的识别,努力提升在气候相关议题的治理表现,致力于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引领者。
治理
顺丰不断完善ESG治理体系,由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承担可持续发展监管职责,负责监督和管理包括应对气候变化之内的可持续发展事宜,将气候风险及机遇纳入公司战略规划中。
策略
顺丰依据TCFD框架建议及广泛的行业调研,分析公司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风险与机遇。对于物理风险,公司重点考量高排放情境下急性和慢性物理风险的影响。对于转型风险,则主要考虑低排放情境下,各类外部政策、市场、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对顺丰的影响。
风险管理
顺丰不断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气候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为对气候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公司将气候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建立了完善的气候风险识别、评估、管控及监督的管理机制与流程,形成“风险环境分析- 风控目标设定和风险辨识- 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 监督与改进”的风险管理流程工作。
指标和目标
顺丰致力于通过量化指标衡量自身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与机遇方面的工作成果。公司在每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持续披露能源消耗量及密度、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密度等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环境指标及目标完成进度,努力实现自身2030年减碳目标,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